艺精天地阔:三无译者的逆袭之路

三无译者(非英语专业、无翻译证、无翻译公司工作经验)的逆袭之路

谈到正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下个人的背景情况。

背景

2010年冬开始做自由译者,后来到北京做了 1 年图书编辑,所以到现在,总共实际上做了六年自由译者。本科是不入流的二类大学,主修管理信息系统,与英语或翻译完全无关。没有考也不屑于考任何翻译资格证书,此外,至今也未在任何翻译公司工作过。而且也没有任何翻译方面的人脉,虽然早期靠朋友推荐或口碑,陆续翻译过十几本图书,但后来彻底转入商业翻译以后,就完全靠自己摸索、打拼。至今仅从事笔译,不做口译或同传,而且仅从事英-中笔译,基本不接中-英笔译项目。

目前情况

平均月收入已稳定达到 25k 左右,平均每天工作3-4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天。现已翻译图书 16 本,审译图书 5本,另翻译商业文件约 200 余万字。目前是10 家海外公司的签约译者,同时担任 6家海外公司的审译人员。已基本实现自由译者的理想,可以比较随性自由地生活。虽不敢自诩为小成,但在这个如此惨淡而又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中,尤其是在英语学习已经全面普及以致于译者门槛如此之低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样,我也该知足了。

在转入正题之前,还想再啰嗦几句。撰写本文的目的,并非想要炫耀。我很清楚,月收入超过这个数目的人,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即便在翻译界,或在豆瓣翻译群里,也有翻译高手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所以,我相当有自知之明。更何况,在我这样的年龄,如果还存有炫耀之心,显然过于轻浮。

我的本意,只是想要鼓励那些怀着满腔赤城投身这个行业的新手译者,以及在译界历经多年艰辛以后却心生彷徨、困惑乃至于退意的同仁,像我这样毫无任何背景优势(无英语或翻译专业学历、无翻译资格证、无翻译公司从业经验、无人脉、无口译或中译英等辅助服务),尚且能够凭着满腔赤城,在荆棘中寻出条出路,诸位自然也不难做到。佛门有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意思是激励修行人:佛陀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应该能够做到。我之功德品行,和佛陀相比,犹如萤烛之微光与日月之普照的区别,又岂敢同日而语呢?因此,我能做到的事情,有心诸君自然也能加倍成就。

下面转入正题。

============================================================================

两大永恒定律:1.功夫不负有心人;2.行行出状元

2010年冬天,也就是刚刚决定做自由译者的时候,我在豆瓣上发了个长贴,帖子叫《漫漫自由路》。大意是说,不管从事任何工作,只要你决定并承诺去做,那就要为之竭尽全力,将它做到尽善尽美,即便报酬很低也要如此。艺无至境,要以永不止息的热情去砥砺你的技能,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这个过程本身便会带给你丰厚的欢乐和回报。古人讲“格物致知”,我想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我那时的文字仍然极尽华丽之能事,那篇帖子也仍然深深烙着文艺青年的印痕:天真、极端、清高、不苟合于俗流。可想而知,这篇帖子在赢得许多同仁共鸣和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许多批评乃至于嘲讽。不少人回复说,我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不良翻译公司拍手称快,如果译者不管价格高低,对于任何翻译任务都竭尽全力,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我得承认,写下那篇帖子的时候,我并没有充分估量到自由译者这个职业本身所意味着的艰辛和无奈,也没有预料到我将在随后数年里所面临的困境和挫折。但即便如此,如果今天让我重新下笔,我的基本态度仍然不会有丝毫改变。事实上,到了今天,当初的这种坚持已经带给我丰厚的馈赠,远超乎我的预料之外。现在,即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也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初那个帖子作者的执着精神与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恕我傲慢地用了“成就”这个字眼)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因果联系。而当初那些嘲讽者们,我不知道他们今天是否还在继续守望着这个行业,即便他们还在继续从事翻译,我也怀疑他们是否已突破了自身的瓶颈。

我无意在此做些老生常谈,痛斥这个时代的轻躁和急功近利。然而,无论过去或将来,有个永恒的真理始终主宰着我们所生活的宇宙,那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曾记得新闻报道过,日本某地有个羊羹店,好几代人始终经营着3 平方米的小店,然而每年收入却突破上亿元,而且任何时候都食客爆满,几十年来,客人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品尝到这里的点心,但来到这里的客人仍然络绎不绝,许多客人甚至不惜半夜起床排队。为什么?因为店家把制作羊羹当作毕生的事业,用心去体会,严格要求每个环节,做到极致,几近于道。而且,即便是家传绝活,后辈接手以后也要花几十年时间才能将其制作艺术掌握得尽善尽美。

这个故事可谓完美地阐释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真理。在无数次辛苦试译和绞尽脑汁地修改译稿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对其深信不疑。无论在翻译或任何行业中,我们真正最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手中的每件事情,将它做到尽善尽美。然后,很奇妙地,金钱、好运、机会便会不召自至,自己找上门来。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具有反讽性,比如金钱。当你处心积虑地想着如何赚钱的时候,你八成是个穷光蛋,而且可能以后也仍然是。但是,如果你专心想着如何将事情本身做好——不仅为客户满意的缘故,更是出于良知和天职——甚至于能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莫大的喜悦,那么,财富便会不期而至。事实上,财富始终只是个副产品。

上面这些话可能扯得稍稍有点远,但是,在我谈到自由译者本身需要掌握的实际性技术和技巧之前,这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每个译者,无论新手与否,在某个时刻都应该扪心自问:我是否具备永无止境地完善自身技能的动力和热情,是否也具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或者,翻译对我来说仅仅是个谋生的工具?如果是后者,你或许应该尽早改行,因为,鉴于本行业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如果你只是将它作为谋生工具,那么,若干年以后,你可能仍然将不得不挣扎于如何谋生。佛教说,如是因,如是果。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见惯了太多译者后悔自己入错行,或者抱怨这个职业本身已经沦为苦力,或指责其他译者通过低价引发恶性竞争。作为过来人,我当然知道自由译者本身的艰辛。我也承认,在我踏入业界以后的第2-3年,我也产生过类似的抱怨。幸运的是,抱怨归抱怨,工作归工作,该认真还是得认真。而如今回首之时,我便产生了陶渊明“知今是而昨非”那样的感慨,看见自己当时的歧误。事实上,行业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哪个行业的从业者个个都抱着金饭碗,也没有哪个行业的从业者个个都疲于谋生。那些心怀抱怨或指责的人,大抵自己的技术原本就不入流,仍然是低端服务的提供商,所以仍然深困于价格战的围剿之中。就如登山者,山脚和山顶之人所见到的,乃是迥然不同的景象。山脚之人,想象不出在山顶能够看到何等雄浑壮阔的景象。再打个刻薄的比方,这就如同兜售赝品的地摊小贩,以及出售正宗爱马仕或 LV 的商场卖家。小贩自然免不了每天和邻摊争抢主顾,但即便如此,每天仍然所获甚微。他想象不出,虽然卖的都是皮包,有人却能卖出那么贵的价钱,赚得盆满钵盈。因为他既接触不到那些高价主顾,也没办法提供货真价实的正品,因此,他的世界,便被拘禁在眼目所见的那片小小天地里。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曲士不可以语道”,话虽刻薄了点,但说的倒是实情。

正如“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个永恒有效的定律,“行行出状元”也同样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阐释完这两个永恒定律以后,下面应该甩点干货了。

============================================================================

充分的技能组合

选择成为自由译者,事实上是你人生所做的重大决策。其重要性绝不逊于决定是否结婚,和谁结婚,是否买房,是否要孩子,是否继续读书深造等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你失去稳定的工作、收入和平台,不必勾心斗角或谙察办公室政治,也意味着你从此开始成为自己的主宰。

要么自由,要么安全,两者不可得兼——这个二律背反被自由译者演绎得堪称淋漓尽致。

作为你自己的老板和员工,你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各种挑战之中,最大的挑战便是技能和角色的转变和整合。与自由译者相比,公司职员的身份和角色要简单得多。你可能是设计人员、编辑、软件开发师、销售人员、售后支持,等等,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员工,你只需要做好自己所属部门的那部份工作,掌握相应的技能,然后,其余事情尽可交给其他人来打理。然而,作为自由译者,你同时是所有这些人员。运行公司所需要的全部技能,你几乎都需要具备。你同时是营销代表、价格谈判者、生产商、质量监督员以及售后服务人员。你必须具备所有这些人员所理应具备的素质,竭尽全力地将自己打造成全才和超人。如果缺乏其中任何哪种能力,或者,如果任何环节出现纰漏,这都足以让你的翻译事业搁浅。

所以,在你决定成为自由译者的那个瞬间,你需要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往工作(即便你在翻译公司工作过)所提供的狭隘经验和技能已经远远不够用,你必须在各方面挑战自己的极限和潜能,并在新的领域积极学习新的技能。

在这个问题上,我本人曾经走了很多的弯路。最初凭着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在不具备任何背景优势——全部的家底不过就是英文功底好,文笔过硬而已——的情况下,天不怕地不怕地投入这个行业。最初,我天真地以为,凭着那点家当就足以支撑下来。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我并未重视其他能力建设,尤其是销售能力。更加上自觉生性木讷,并非能说会道之辈,内心自认销售并非自己的强项,所以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个问题。而这样做的惨重后果就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尽管技术早已充分成熟,却仍然受困于译者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当然,针对这个能力建设问题,我在后文中会从更高的角度做出阐释。

也就是说,在未做自由译者之前,面临挑战和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之时,你可以避重就轻,避开自己的短板(人类的天性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事情,通常也是我们不擅长的事情。当然何者为因何者为果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但是,在做出自由译者以后,你需要面对自己的短板,不能有任何的逃避。你的翻译事业是否能够做得风生水起,不是取决于你最强大的那种能力,而是取决于你最薄弱的那种能力。这就如同向漏水的瓶子中注水,最终的水位取决于最低的那个孔洞,而非最高的那个孔洞。

所以,自由译者们,请留意你的短板,然后尽快弥补。

至于如何提高翻译能力本身,这个问题,我觉得谈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太多的篇幅,所以此处暂不讨论。又或者说,所有的相关诀窍,事实上已全部包含我在上文阐释的定律之中,总结起来无非“用心”二字。

===========================================================================

过程中的专业性

在建设这些能力以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将你的能力呈现出来,这就是专业性。

之所以将能力和专业性分开来谈,是因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其实极有才华,实力超强,但他们却不善于将这种实力表现出来,相反,他们在外表上甚至可能表现得很笨拙、木讷,难以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许多文艺或科技的天才便是如此,自由译者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所谓专业性,就是你需要展现给客户的东西。即便你的能力再强,但如果不能展现给客户,这也毫无用处。

这与自我包装或广告无关,因为在我所说的这种专业性中,并没有自我吹嘘或炫耀的成分,也没有不实或溢美之辞。你所做的,只是将自己的能力恰当并准确地呈现在客户和潜在客户面前。因为在初次和客户打交道之时,客户无法判断你的能力,但他们足以判断你的专业性。他们最终是否雇佣你,正是取决于你的专业性程度。

自由译者们必须意识到,这种专业性贯穿于你与客户打交道的每个环节和每项活动之中。如果你天真地以为,专业性仅仅就是指提供最高质量的译稿,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让客户见识到你的翻译技能,除非你具备这种专业性。

举个切身的例子。在2016年某次投标以后,翻译公司邀请我试译,后来,公司告诉我,包括我在内,共有三名译者通过试译,而我被列为他们的首席候选人(即碰到合适的项目后,首先联系我,只有在我没有空闲的情况下,才联系另外两名译者)。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它们在邮件中解释说:1.三个人当中,只有我在收到公司发的试译稿以后,回函确认收到了试译稿;2.对于试译稿中的某个单词,我不确定是否应该翻译成中文或保留英文,因此加了个备注进行解释,三个人中也只有我这样做。

在这个例子中,我并不认为自己的实力强于另外两名译者同仁,但显然,在专业性方面,我做得比他们更好。

那么,这种专业性的呈现究竟指什么呢?我想从投标、谈判、翻译和售后几个方面来谈谈。

1. 投标的专业性

我曾经在豆瓣上发过数个招聘贴。在收到的申请中,有的译者连个称呼都没有,甚至连个最基本的”你好”都没有,然后就直接blablabla……这样的来函我基本看都不看就直接删掉。且不要说我和ta可能是甲方或乙方的关系,即便是普通陌生人,我相信,也应该保持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果这样的译者给其他雇主投递简历,我相信十有八九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因为连最基本的社交常识都不具备的人,没有任何人敢雇佣。

再就是cover letter。这在投标时其实比简历更重要,因为简历所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雇主主要根据 cover letter来决定是否回复你。同样,对于连 cover letter 都懒得写的人,我也从来不会将其作为候选人,因为这表明申请者缺乏最基本的诚意。

关于 cover letter,首先是语言。如果你声称从事英中或中英翻译,但英文却写得糟糕至极,到处都是语法错误,或满口的 Chinish,这样的 cover letter 会立刻让雇主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大大削弱他对你的信任,即便项目的最终目标语言是中文而非英文。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英文写作能力非常差,客户如何相信你拥有过硬的英文阅读能力?所以,自由译者们,请强化你的英文写作能力。

再就是 cover letter 在内容陈述上的专业性。在你的 cover letter 中,尽量只谈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内容或背景信息,无关信息统统删掉。无关信息包括:你所强调的个人品质,或你交稿如何守时、负责、可靠。这全部是废话,请问有哪个申请者会说自己不按时交稿、不负责可靠呢?所以,在你写完 cover letter 以后,不妨反复阅读几遍,看看是否还有废话或不相关信息。

Cover letter 中切忌不要将自己描述得无所不能,似乎法律、IT、机械、医药、营销、图书、专利、航空、金融、政治都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果你在 cover letter 中这样描述自己,客户只会认为你过于渴求这份工作。因为在学科发展日趋纵深化的时代,几乎没有人能够成为多个领域的专家。标榜自己擅长多个领域往往只是表明,你在每个领域都只是个 amature。所以,更可取的做法是,仅仅选择最适合自己或最擅长的项目投标,并且在 cover letter 中阐释自己的技能时尽量保持某种低调克制。

如果可行的话,Cover letter 和简历最好能够予以定制。我见到优秀的译者往往会制作多份简历,比如他们会针对法律项目专门制作 1 份简历,列出自己的相关翻译经验和知识/工作背景,然后针对营销项目又会另外制作1份简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简历更具备针对性,避免了许多无关信息,同时针对投标项目又能提供更具体的相关信息。Cover letter 也是如此。这当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作为你翻译业务中最重要的环节,这种时间投入是必要的。当然,随着你投标越来越多,你可以为cover letter制定 1 份 common template, 针对每个具体领域再分别制作 1 个 template. 比如,如果是某个法律项目,你可以用 common template + legal template,这时候,只需要做些简单的复制粘贴工作而已,这样就省事多了。

通常,我会以pdf 格式提供简历,而不是doc格式,觉得这样似乎更专业些。当然,这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2.谈判的专业性

谈判主要就是价格谈判。如果雇主对你的简历感兴趣,那么接下来往往就是价格谈判。这其实是个博弈过程。你们往往需要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你需要试探对方的价格承受上限,而ta则需要试探你能接受的最低价格。如果你不想沦为苦力,那就始终坚持按照自己的翻译质量和水平定价,而不要管周围人提供多低的价格,即便你最初可能会为此丧失许多业务和客户。因为太低的价格传递的信息往往就是,你对自己的水平缺乏信心,因此客户也会怀疑你的水平。当然,所有这些都建立在质量绝对可靠的基础上,否则免谈。稳妥的办法是提供某个价格范围,而不是某个固定价格,比如 120-160 元/千字,而不是 140 元/千字,因为前者给自己留下了更大的余地,尤其是如果项目实际难度超出事先预期的情况下。对方可能会砍价,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清楚并坚持自己的底价。这个过程没有太多具体经验可谈,只能靠各位译者自己慢慢摸索。

3.翻译本身的专业性

这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作为 6 家海外公司的审译人员,我的直观印象就是,几乎绝大部分中国译者都无法提供真正优质而地道的译文,能够勉强合格就算不错了,大部分时候,我都需要对其译文进行 heavy editing。且不说英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抱歉,这个东西我无法教你),在中文译者中,翻译腔几乎是个极其普遍的问题。这毫不奇怪,现在很多中国人甚至都不会用地道的中文写作,更不要说翻译了。所以,我强烈建议译者多读点中国的经典著作,如《古文观止》、《昭明太子文选》、《诗经》、《史记》、《庄子》,现当代作品可以读读沈从文、徐志摩、梁遇春、胡适,当然此外还有许多。中文语言之优美,是再怎么赞誉都会不过分的。林毓生说,中国语言本质上是诗的语言,可谓是智者之言。自由译者们,当你们翻译完稿子以后,请扪心自问,你的语言体现出几分诗的风韵?你的文字表达力是否无愧于汉语言本身的瑰丽?

关于翻译腔的问题,在我从译初期,有个译界朋友兼前辈告诉我说,翻译的诀窍,就是真正读懂原文。多年以后,我确信这话是对的。如果你彻彻底底地理解了每个字和每句话的意思,而不是大致或差不多理解,你自然知道如何将原文翻译得地道、流畅、优美。绝大多数的翻译腔,其实在于译者并没有完全理解原文。注意,我说的是完全,不是大致。

在我看来,在部分程度上来说,这种翻译腔也源于大陆英语学习者(包括译者在内)死背单词所养成的弊端。大陆英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死背单词和死记语法来学习,而不是通过广泛阅读英文小说或观看英文电影。背单词当然是个快捷有效的学习办法,但它带来的弊端就是,它在原英文单词和中文意思之间建立起了某种僵硬和狭隘的对应关系。比如,不少译者见到important,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译为”重要的”,见到 strong 不管语境就统统译为 “强大的”,这常常导致译文晦涩难懂,但归根到底,如前所述,这其实源于译者本人并没有真正吃透原文的意思。

此外,我还有个不太成熟的理论。那就是,真正的翻译高手乃至于大师,即便在处理极为专业的内容之时,比如法律合同或工程手册,他也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不仅能让业内专家读懂自己的译文,也应在最大限度内力求外行和普通人能够读懂这些文字。我相信,每个行业的大师几乎都是如此,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深入浅出地讲述给听众。而对于翻译行业来说,这无疑需要建立于彻底吃透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我以为,在传统所谓“信、雅、达”的三大柱石之上,也应该加上这个新的柱石。当然,这其实对于译者水平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关于翻译腔,先说这些。再谈谈翻译过程中其他的专业性。

即便是资深译者,也可能会遇到自己读不懂的句子。这种情况客户也能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你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碰到这种句子时,你可以将相关译文高亮显示,或加以注释,并在邮件中提醒客户注意,请客户确认或审阅。比起勉强翻译以蒙混过关而言,这种做法要负责任得多,后果也要轻得多。

如果你能提醒客户留意原文中的 typo,那自然更好不过了。

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不妨发挥 go the extra mile 的精神。如果调整格式等工作并不花费太多时间,不妨将这些工作替客户完成。不要小看这些细微工作,如果你能让客户省心,它和你长期合作的机会就会增加许多。毕竟,如果手头有可靠译者,而且你提交的译稿不需要ta 再烦神费力,那么,以后碰到其他项目时,谁愿意费神再去找其他译者呢?

在我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候,我都自觉地将格式调整好,除非该过程将耗费过多时间。所以,我的译稿基本无需审校即可直接发布。而相应的好处就是,客户宁愿等待我在几个小时以后确定是否接受项目,也不愿意将项目分包给马上可以接受该项目的其他译者;或者,在群发给多个译者的 availability inquiry 邮件中,只要我确认了 availability, 项目就会自动分配给我,而不会在在多个译者之间进行筛选。

还是上面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你对手头的项目有多认真,有多投入,即便你什么话都不说,客户也能感受得出来。而这将成为你的资本,或者,成为你的滑铁卢。

4.售后的专业性

售后这方面,暂时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目前的翻译质量不存在售后服务问题,每次交稿以后客户就不再烦我。如果以后碰上的话,再来补上。

=============================================================================

翻译的形而上之道

谈完了技术性的问题,现在来谈谈最重要的事情。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最终决定你的翻译格局、成就、境界,乃至于你人生的境界和终极幸福。所以,我将这部分放在最后来谈。

2015 年的时候,因为身体的原因,我与妻子(她也是自由译者)在湖北十堰呆了半年,当地有个著名的中医,名叫余浩。我和妻子在当地租了块地,然后在那半年时间里,我们边看病、边种地、边翻译、边学医。余医生虽然年轻,但当时的医术已经十分了得。但是,他和病人聊天时,说得最多的,并不是如何调理身体,或如何服药、健身等等,而是如何改脾气、改性格。碰到肝气不舒的,他会劝ta少动怒气;碰到脾胃不调的,他会告诉ta 少思虑,不要惦念名利。总之,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要患者如何养心、调心,因为万病皆从心生。

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作为医生,你治好别人的疾病即可,谈这么玄的东西作甚。然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余医生的高明之处。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对中医的了解,已经不再仅仅是站在技术的角度,而是上升到更高的”道”的角度。他看到的,不再仅仅是病情,而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以及消除它的最终方法。

这类似于艺术中所说的形似与神似。得形似易,得神似难。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绝世高手之间切磋武艺的时候,甚至都不必过招,只需坐而论道,貌似平平地谈点各自的武学见解、感悟和境界,然后便知高下。比如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与上官金虹对诀之前,其武学境界受到天机老人的讥讽,两人羞愧难当,自知功力不如,当即放弃决斗。因为在绝世高手那里,他们比的不再是招式或技术,而是思路、格局、境界。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我于2016年冬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的下面这段话:

“叶问在电影《宗师》中曾经谈到自已习武的三种境界:见自已;见众生;见天地。这,其实便是由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见”道”)的三个阶段。在踏上译者生涯五年以后的今天,终于对这番体悟也有了点浅薄的理解:在任何领域,任何职业或专业,当你进入高深或成熟的阶段以后,技艺的完善或锤炼固然还很重要,但远远更重要的是心态、胸襟、气度和识量,是那些看似与具体实践联系不大也益处不多的形而上学框架,亦可名之为信仰、愿力、道心。是它们决定了你最终的造诣或成就。换句话来说,进入这个成熟阶段以后,是我们应以修行人的心态来对待其所从事的专业或职业,或者说,其职业本身便已成为修行。此时是否能登峰造极或臻于化境都已无关重要,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职业或专业的每次瓶颈或挑战——人本身就是为迎对各种挑战而生的——都是自我内在问题的呈现,意味着改变内在自我的时刻已然到来。亦即:不存在职业或行业本身的瓶颈,只存在内在自我的瓶颈。”

叶问能够无敌于武林,因为当他在武学境界中见到众生的时候,他的心中已没有敌人,只有满满的慈悲。既然没有敌人,自然也就所向无敌。而等到他在武学中见到天地的时候,他已经从武学中开悟,窥见川流不息的天道。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术即能显道,道即在术中。此时的境界已非言辞所能形容或描摹,不过是“云在青天水在瓶”,法尔如是。

读者可能觉得这些描述过于玄奥,那么,我们暂且回到翻译行业中来。我在前文中谈到,在2-3年的时间里,由于觉得自己缺乏自我营销能力,我曾经受困于低端服务市场,只能以极低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但如今回头来看,这种能力的缺乏并非出于偶然。那时的自己,仍然非常骄傲和自我中心,远远不具备我在前面所说的专业性,也不懂得放下自己的姿态,去平等地看待世界。在这样的心境中,当然培养不出有效的营销能力,也不可能在翻译事业上获得丰收。

所以,自由译者们,如果你的翻译事业仍然面临难关,如果你仍然为没有足够多的翻译项目而苦恼,或者仍然不得不忍受恶劣的低价竞争,那么,除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之外,你更应该全面地审视自己的人生。你需要将自己的业务困境置于更大的图景之中,只有在这个全景图面前,你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业务困境的本质,并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之道。

就我自己而言,我在翻译中也经历了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在2016年冬天的另一条微信中,我曾经描述了这几个阶段:

“回首从2010年冬开始做自由译者至今,除去期间当了 1 年图书编辑,满打满算刚好做了五年,而这五年,似乎也意味着五个阶段:phase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这个阶段,处处循规蹈矩,生怕错会本意,宁可措辞僵硬,也不敢自做主张,因此死于字句之下,译文自是不忍卒读;phase 2:“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在此阶段,终于不堪束缚,欲要自做主张,施展些些手段,但终是心有顾忌,碍手碍脚,将成未成;phase 3:”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至此阶段,已经渐渐识取此中真韵,初具章法和规模,也能从中得享些些乐趣;phase 4:”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至此阶段,已是轻车熟路,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自矜,见人出招,旋知其功夫高下;偶遇对手,则大为惺惺相惜;phase 5:”明月当空时如何?不如月落时相见”,此故是禅宗大德境界,与吾等凡庸,相隔何止千山万壑!然于翻译事上,似亦略有相似心悟。此时,已渐渐由翻译之技,而进于翻译之道,并亦稍稍窥于人生之道。而此道之大,则浩浩无涯际矣!”

我相信,那些在翻译生涯中永不止息地寻求完美的可爱译者,也会经历或体验到相似的阶段。而越是进入后面的阶段,你越会觉得风景无限,越能体会《桃花源记》中所说的“豁然开朗”。

============================================================================

小小的心愿

写到最后,想要谈点自己的小小心愿。自从2016年以来,我就有意为未来的中国储备若干具备高伦理素养的优秀译者。说这样的话似乎有点矫情,我并非英雄或名流,也从不以英雄自居,然而,即便是在这个烂透的时代,我们或许仍然可以做点小小的事情。无论是我自己和译者打交道的经历,还是我担任审译人员的经历,都无不在提醒我,今天中国的翻译界,让人不免生出满地鸡毛之叹,和国外的译者同行相比,我们无论在职业伦理还是在水准上都有太多太多的差距。对我来说,翻译并不是我的至爱,只是因为对自由的无限热爱,我最初选择了这个职业。不过,可能与许多自由译者不同的是,即便它对我只是谋生的工具,并非最深的热情所在,当我在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我仍然会竭尽全力。也许,正是靠着这种坚持,才能取得今天相对满意的结果。但是,即便如此,我未来仍然可能离开翻译行业,因为我首先是也仅仅是个诗人,诗歌、艺术和信仰才是我的皈依所在,才是在内心最深处不断呼唤我的那个声音。但是,我希望,在我尚继续从事翻译工作期间,能够设法为中国翻译界储备和培养许多优秀的译者。

具体的打算是,我想先建个QQ群,邀请真正高度热爱翻译行业并愿意长期或终身从事这个职业的译者同仁加入,新手和资深译者不限。但前提是,必须高度热爱这个行业,而不是只稍稍有点兴趣。这个群的性质可以定位为翻译公益群,旨在储备和培养翻译人才,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会尽量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与群内成员分享,同时各位群友也可以在上面自由讨论和交流各种翻译问题。尤其欢迎经验丰富并具备相同愿景的译者同仁加入,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不定期召开网络在线会议,每次由 1 名资深译者做主讲,介绍自己的翻译心得与经验,以及各种相关技能。

当然,这个群也会尽量为群友提供些福利。比如,我以前当过图书编辑,而且为出版社翻译过大量图书,现在虽然已经不再翻译图书,但这些出版社仍然不时会询问我是否可接揽图书翻译业务。如果以后碰到这种情况,我愿意充当“媒婆”,为译者和出版社牵线搭桥,根据我对群内译者的翻译水平,做适当推荐或引荐。这个过程完全免费,说到底可能还要倒贴时间,因为引荐完成以后,我即完全退出,由译者本人和出版方直接联系,本人在此过程中绝不向双方收取任何费用。事实上,2016年我已为某译者成功介绍过翻译业务,现在也正在为某个外国友人(作家,想要在中国出版图书)牵线搭桥。当然,由于这需要耗费我额外的精力,所以必须建立于时间允许的前提下。

此外,由于本人业务日渐增多,日后夫妻两人可能忙不过来,因此需要其他译者同仁的帮助,所以也会不定期提供翻译任务。但这种性质的任务,由于自己是最终责任人,同时还需要控制稿件质量,包括进行前期投标、沟通以及质量不过关而可能导致的售后支持和信誉风险,所以会收取适当的中介费,希望译者同仁能够理解。

但我希望上述潜在福利不要误导任何读者,以为这个群主要是工作发布平台。如前所述,这个群首先是翻译公益群。如果译者同仁过于渴望承揽到翻译项目,或主要将翻译工作视为赚钱谋生的工具而无精益求精的态度,请不要加入该群。我希望我们彼此都能尊重对方的时间和付出,拜托。

我不知道这个设想或建议会得到多少读者的响应和支持。如果有感兴趣的译者,请私下给我发送豆邮。但是在发送豆邮之前,务请扪心自问,我是否高度热爱这个职业,哪怕因此遭受种种暂时的挑战和挫折?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6-12-11 15:50:13 +0800 CST  

非常赞同文中关于翻译工作本身的许多观点:)非常赞同文中关于翻译工作本身的许多观点:)QY

谢谢理解和支持 :)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18 14:57:44 +0800 CST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时光的静

其实,穷和达都是相对的,每个人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做些小小的善意的努力。只要你不执着于必然要取得成功,那么,独善其身中也是兼济天下,兼济天下也是独善其身 ~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18 14:59:40 +0800 CST  
同意,您已经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层次,向您学习。。同意,您已经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层次,向您学习。。爱米粒陶瓷工坊

互相学习。所以的真心都会带来回报,虽然这种回报有时难以用肉眼觉察~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18 15:00:43 +0800 CST  
望楼主分享如何找到海外公司签约的经验,感谢!望楼主分享如何找到海外公司签约的经验,感谢!aaa

我倒并不吝于分享这方面的经验,但前提是对方是个真正非常热爱这个行业的译者。阁下看到这篇文章以后,最初印象就是马上追问如何寻找国外客户,而不是其他感想,这只能让我怀疑,阁下只是非常迫切地想要赚钱,对于翻译行业本身怕是未必有多大的兴趣。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19 14:46:09 +0800 CST  
希望楼主出一段实用英语,我来公开翻译出来,我要是翻译得不好,就算我输。 我主要是单位工作太希望楼主出一段实用英语,我来公开翻译出来,我要是翻译得不好,就算我输。 我主要是单位工作太忙,不然早就做这行了。不过我想跟大家比比。...Simon

阁下既有这种争强好胜、非要压倒别人不可的心,这就已经输了,不信的话,请看电影《宗师》中那些因为不服气而想找叶问比武的人。

当然,恐怕不仅是输给别人,只怕更会输给自己。输给别人事小,输给自己事大。

何谓输给自己?请阁下深思,自己为何会生出非要和别人比试高下并迫切想要胜过别人的心思来?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19 14:50:35 +0800 CST  
25k主要靠商翻吧?海外公司出英译中图书的概率不大吧?图书稿酬能拿到多少呢?感谢赐教25k主要靠商翻吧?海外公司出英译中图书的概率不大吧?图书稿酬能拿到多少呢?感谢赐教买书难

主要从事商翻,未承揽图书翻译项目,所以不知道行情。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20 10:03:53 +0800 CST  
编辑宁可花300元找他翻译,也不会花150元找我翻译的。 因为编辑对他有信心,对我没信心。 他的编辑宁可花300元找他翻译,也不会花150元找我翻译的。 因为编辑对他有信心,对我没信心。 他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已经翻译了16本。我还处于他的第一本阶段上。 所以我的任务,是要把眼前的工作认真做好,让当前的编辑对我满意。 然后,等到翻译下一本的时候,我的信心又会升级~...Simon

归根到底要靠实力。无论是给国内出版社翻译,还是给海外公司翻译,每个客户都需要试译,而且有资深审译人员把关,没有实力当然无法过五关斩六将。

如果没有实力,即使以前翻译过 100 本图书也不管用,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承揽到这么多图书——人家编辑可不是能够那么轻易蒙混过关的。

楼主 平安之使  发布于 2018-01-20 10:06:54 +0800 CST  

楼主:平安之使

字数:13507

发表时间:2018-01-18 19:07:1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05 16:10:36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豆瓣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